實驗室薄層層析板制作及使用經(jīng)驗
關(guān)于配制CMC-Na:
1.先將稱好的CMC加入所需水量的8/10,讓其充分溶漲后,在加熱煮沸,然后將剩余水慢慢加入.這樣在煮沸過程中不易形成顆粒,煮沸時間短.
2.CMC溶液的濃度0.3-0.7%比較合適,實際操作中0.4%-0.5%最為實用,濃度高了將來顯色時如果有加熱過程稍不小心板子容易發(fā)黑,濃度低了鋪出來的板子不結(jié)實,輕輕一碰就掉渣,不好保存,而且點樣時會很緊張,容易出洞.
3.0.5%CMC-Na與水浴溶漲至充分?jǐn)嚢枞軡q,如果不好溶漲,可在溶脹前加幾滴乙醇,比較好溶,但是盡量不加,因為加入乙醇后使CMC-Na的粘合性降低。充分溶脹后,用脫脂棉墊到布氏漏斗上抽濾。封口冷藏待用。
4.(1)CMC-Na溶液煮了以后不能再用冷水兌,否則,幾天以后就會變綠,起霉。注意放置時間太長的CMC-Na溶液可能會發(fā)黃,而且可能有霉菌出現(xiàn),絕對不能再使用。
(2)如果有抽濾裝置你可以直接把CMC-Na溶液濾過,就可以不必等它沉淀再取上清液了(嘿嘿,我是急性子),還有兩個好處一是節(jié)省CMC-Na溶液,二是倒濾過的CMC-Na溶液的時候不必?fù)?dān)心會把下層的不溶物倒出來了。┯袀辦法過濾CMC溶液,在布氏漏斗上平鋪薄薄一層脫脂棉,千萬保證每個小孔都沒漏掉哦!用蒸餾水潤濕脫脂棉,啟動真空泵,抽緊后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倒CMC溶液了,保證濾過的溶液澄清透明,而且長時間放置不沉淀。
5.CMC-Na是一種高分子材料,而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必然都會有一個溶脹,溶解的過程,所以配制的時候,應(yīng)該將稱好的CMC-Na少量的撒在水的表面,讓其自然沉降,注意要散開平鋪,這樣能夠充分浸潤,使其溶脹,之后可以置于水浴鍋內(nèi)加熱溶解,當(dāng)然如果你不是很急著用的話也完全可以,直接用水泡著放那,估計十天半月的也可以用了.
6.CMC-Na的配制,大家也說了很多,我只是想說一下在CMC-Na的溶解過程中,可以使用可進行加熱操作的磁力攪拌器,大概攪拌5小時,應(yīng)該可得到滿意的效果。而且這樣就可以使CMC-Na溶解,并且溶液更澄清。CMC-Na后處理,很多人說是過濾,或者抽濾,我覺得可能速度很慢,而且又容易浪費。我的做法是離心,5000rpm離心20min。倒出上清液,(非常清,也同時消除了過濾過程中可能發(fā)生的污染。)更難能可貴的是,我可以收集下面沒有充分溶解的CMC-Na。繼續(xù)加到水中,還可以配制。『螛范粸槟?
7.鋪CMC-Na的薄層板,先將CMC-Na溶解完全,可將溶解成所需濃度加熱后超聲處理,再抽濾,可很快得到上清液
關(guān)于薄層板的要求:
1.載板要求平滑清潔,沒有劃痕,在使用前可用洗滌液或肥皂水洗滌,再用水沖洗干凈,涼干。
2. 怎么樣的玻璃算是干凈:就是用洗潔精浸泡也好,用酸浸泡也好,當(dāng)你覺得洗干凈的時候,拿在手上立起來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水不是呈股流下,而是呈瀑布狀態(tài)流下,那么說明你的玻璃已經(jīng)洗干凈了。其實真正洗干凈的玻璃,很快就可以晾干的。
3.鋪制薄層板要求玻璃板干凈、整潔、不掛水珠的。建議用燒堿溶液浸泡。如果還解決不了那就只好放棄這塊玻璃板了。
關(guān)于研磨及鋪板要求:
1. 取薄層層析硅膠重量與CMC-Na的體積比為1:4的比例(該比例能使硅膠板鋪出的效果較好不至于掉渣也不至于板太硬)充分混合碾磨,至拿起碾錘能看到混合液與碾錘有一定的粘連。即好。薄層板一定要光滑無油污,取一定量的溶液置板上,用薄棒引導(dǎo)使其鋪滿板面,一手托起硅膠板另一手在下輕輕敲,轉(zhuǎn)動板子均勻的敲勻。
2. 硅膠的研磨,當(dāng)然是一個方向了,可以適量的加入一定量的無水乙醇或丙酮來消泡,可以適當(dāng)攪拌后放在干凈容器內(nèi)超聲,效果都是不錯的。手工鋪硅膠的用量一般10*20的約3-4克,硅膠和CMC-Na的用量一般是1:2.8-3,具體根據(jù)要鋪板子的厚度和CMC-Na的濃度決定。
3.依據(jù)薄層板使用需要,將適量研好的吸附劑倒到薄層板上,先用小錘將吸附劑蕩勻,傾斜層析板,使吸附劑流至層析板一側(cè),待吸附劑蓄積一定量后,再反向傾斜層析板,使吸附劑回流;然后是另外兩個方向,重復(fù)上述操作,后輕顛幾下薄層板即可。
4. 將載玻片置于平臺上,用藥匙舀取糊狀硅膠,均勻地鋪在載玻片表面。鋪板時,可以順著板中間倒,也可以順著某個邊緣倒,也可以用玻璃棒引著溶液平鋪在玻璃板上,倒時也要注意不要引入小氣泡。如有需要,可以雙手10個指頭托住玻璃板,有節(jié)奏的顛簸,使得糊狀硅膠分布勻稱。尤其是載板的四個角,容易高出玻璃板其他部位,所以要格外注意。顛好的板,表面看上去要光滑平整,沒有氣孔。薄層板鋪好后一定要放置在平的臺面上,否則難保證板面硅膠的厚度均勻。
5. 鋪制好的薄層板先讓其稍干后,即看不出有明顯的水印,放入烘箱內(nèi)用50度以下的溫度并開鼓風(fēng)干燥30分鐘,再升溫干燥至干,注意升溫過快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可能發(fā)生起層的現(xiàn)象不利于分離。
6. 10g吸附劑加入3滴95%乙醇以驅(qū)趕氣泡;
關(guān)于展開劑:
分離的樣品酸性比較大,一般在展開劑中加酸
1.加甲酸是因為該樣品是酸性的,加酸的量和該物質(zhì)的酸性成正比關(guān)系,加水可能是因為你的樣品是苷類的用酸水做一下緩沖,目的就是讓斑點圓滑,不脫尾,展距良好。
2.飽和也非常重要,邊緣效應(yīng)很嚴(yán)重的不妨用下端浸在展開劑中的濾紙貼在展開缸的內(nèi)壁,這樣飽和效果會好一些
3.1)在層析缸口涂適量凡士林,增加密封性;
2)以展開劑邊緣效應(yīng)的大小,確定展開劑平衡時間的長短,一般平衡時間在30分鐘即可。
4.有機溶劑的極性,甲醇>氯仿,因此在氯仿:甲醇:氨水(10:1:0.6)這個展開劑中,如果極性略大,可適當(dāng)降低甲醇比例;如極性太小,可適當(dāng)增大甲醇比例。
氯仿:甲醇:氨水 10:1:0.6 和20:2:1.2 極性肯定是相同的,這有問題嗎?
另外還有一個問題,這個展開劑中,甲醇用量較小,而甲醇又易揮發(fā),容易產(chǎn)生邊緣效應(yīng),要特別注意展開劑的平衡和層析缸的密封。
5.不同的展開系統(tǒng)意思是其中至少應(yīng)該有一種溶劑不同(最好是不同分類組的溶劑)。而不是比例不同;蛘呤褂貌煌墓潭ㄏ。
關(guān)于展開:
1.TLC中樣品拖尾現(xiàn)象是什么原因?該如何解決?
2.TLC中樣品跑成幾乎為一條線,斑點沒有清晰的分離,想請教一下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一般情況下該如何解決?
原因基本相同:
a、對于一些具有酸堿性的化學(xué)成分,在溶液中部分電離,事實上展開時存在分子、離子兩種狀態(tài),以中性的有機試劑展開必然會出現(xiàn)兩種層析行為,造成脫尾甚至是一條線。
b、展開劑選擇不當(dāng)
c、點樣量過大,樣品超載
解決辦法:
a、在展開劑中加幾滴甲酸或冰醋酸;
b、展開時以氨水飽和
c、減少點樣量
d、參考文獻,調(diào)整展開劑種類、比例
關(guān)于顯色:
1.在工作中研究過用硫酸乙醇顯色作定量分析的品種,但凡加了CMC的板都易烘糊,尤其是溫度高于100度時,后改用不加CMC輔的水板來作,就不會有烘糊現(xiàn)象,故也可推論CMC易于與硫酸起糊化反應(yīng)。
2. “0.5%的板加熱時間長了就會黑”,是在層析完,顯色后吧,我也遇到過同樣的情況,這只有嚴(yán)格控制加熱顯色的時間。
這個問題應(yīng)該是這樣回答:但凡加了CMC的板都易烘糊,尤其是溫度高于100度時,若改用不加CMC輔的水板來作,就不會有烘糊現(xiàn)象,但不加CMC輔的板又太軟,點樣時容易點出洞,有個好辦法是將CMC的濃度調(diào)至0.1%,這樣就不易烘黑的。
3.關(guān)于薄層板加熱變黑的問題,其實很容易解決:當(dāng)噴完顯色劑后不用在放烘箱里烘了,可以用電吹風(fēng)在板子背面吹吹就能顯色了。實驗室里一般都采用此法,簡便、快捷。如果一非想使用烘箱烘的話,一定要用帶玻璃窗的,當(dāng)看到顯色了就取出,不然不好控制顯色時間,時間過長,CMC容易碳化變黑
4。各位樓主真是經(jīng)驗豐富,我鋪的0.5%的板加熱時間長了就會黑,有什么好著嗎?
根據(jù)我的經(jīng)驗,薄層版變黑與CMC-Na的濃度過大有關(guān),如果你留意的話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當(dāng)顯色劑中有濃硫酸時,加熱時間稍長就會變黑(其他顯色劑是沒事的),我老師說這是因為濃硫酸把CMC-Na炭化了,其實[color=blue=這種情況你只要適當(dāng)降低CMC-Na的濃度[/color]就可以了,當(dāng)然如果不加CMC-Na的話容易把板弄破。一般我都是顯色后用電吹風(fēng)吹的,要均勻吹,電吹風(fēng)離板的距離要遠(yuǎn)些,防止部分會黑。
另還要注意顯色劑,如果顯色劑中含有硫酸,加熱時間一定要掌握好,不可太長。
關(guān)于裂板:
1.板子會裂口,一則可能是因為硅膠的比例太大,二則可能是,板子要在常溫下晾干后,再在烘箱中活化。如果鋪完不久就在較高溫度下,裂口的幾率就比較高的。
2.“晾干的板子放在烘箱里怎么全炸裂了,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板子炸裂。”
你的板沒有完全干透,表面看是干了,但是最中間的沒有干,所以你直接放入105度的烘箱烘,當(dāng)然會炸裂了,所以應(yīng)該先用低溫大約40度左右烘30分鐘左右,再用105度活化,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。
3.關(guān)于活化出現(xiàn)裂板、爆板的問題;罨瘯r不要等到溫度達到100度,而是設(shè)好溫度后就將板子放在干燥箱,然后再通電加熱,達到最高溫度后停留5分鐘左右即可。這樣水分是慢慢由內(nèi)而外散發(fā),而不是由外向內(nèi)散發(fā),避免了表面成膜,里面還在散發(fā)水氣。
關(guān)于點樣:
1.點樣我本人沒有什么技巧,就是在點樣時食指放在點樣管的上端,當(dāng)點樣管的下端與硅膠板接觸的瞬間輕輕松動上端的食指,溶液自然從點樣管出來,迅速提起點樣管,就這樣反復(fù)操作點出的斑點既小又均勻。但要提出樣品溶液不能太濃,濃度太大,點下的樣品不能被硅膠很好的吸收,不利于分離。
2.關(guān)于點樣,我上學(xué)的時候,老師用比較便宜的進樣器(大約10幾塊錢吧,10μl即可),將針尖打磨圓滑,老師好像是用銼一點一點銼的,這樣點樣的時候樣品溶液不容易沿針尖上行(甲醇溶液都這樣),并且針尖不會刺破已經(jīng)鋪好的薄層板。
3. 要磨平微量進樣器的針尖,簡單的方法就是,在展缸的蓋子上輕磨(當(dāng)然是靠近中間部分),就很快能解決問題,且很平滑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